
1945年之前同安街28巷這附近有三排日式木造房舍,為石井稔家族所有,在今強恕中學那塊地,原本是石井家所擁有的農園,種植花卉、菜園與實驗用途。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石井家族離開台灣,將目前同安街28巷1號的房舍交由同在農化研究室的陳玉麟教授住宿,後來老實的陳玉麟教授並未將這棟屋舍當成私產,轉交由台灣大學管理。
(老教授真是不貪財啊!哇莎比大大敬佩。)
陳玉麟教授(1921-1996)
1942年獲得日本熊本大學藥學士
1942年起,陳教授在台北帝國大學時期就一直在台大服務
1959年獲得日本九州大學農學博士
陳教授退休後仍積極參與農藥相關工作,
並在雜草學會擔任理事長十年的時間。
【野草】這兩個字即是由陳教授的學術背景而來,
同時居食屋裡面也提供青草茶跟野菜,當然還有熊本進口的酒,連我們的胡椒鹽都是抹茶胡椒鹽,希望藉好酒好菜讓大家更記得陳教授對台灣的貢獻。
我們在訪談陳教授長子,同時也曾任台大副校長與地質系系主任的陳正宏教授時,他講到了一個有趣的記憶,陳玉麟教授在日本熊本大學念的是藥學系,但是在台北帝大時期做的是農業研究,他是台灣化學肥料的開創者,把藥學與農業研究合一。
所以當時不少調查局的法醫鑑識人員經常來拜訪,因為當年有不少人喝農藥自殺,或是用農藥下毒加害別人,都會來找陳玉麟教授協助調查,找出是哪些農藥成分。
(這不就是"CSI"嗎!這是在打擊犯罪啊!)
住在同安街28巷1號 ( 2015 再訪陳正宏教授 )
老房子外本來庭院很大,旁邊是瑠公圳林口支線的下游,目前已經加蓋變成大馬路,就是牯嶺街95巷。
因為以前的水圳並沒有很寬,大概不到三米,所以後院至少有六米寬,現在整個已經變成道路用地,因為水圳道的關係,到對面的長慶廟必須繞道同安街口的小木橋另轉其他巷弄才能過去。
長慶廟內門前過去是一個廣場,經常上演野台戲(布袋戲及歌仔戲)及放電影,是附近居民常匯聚的場所,直到現在仍有布袋戲在廟口上演喔!
對這些故事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加青田七六舉辦的【文學之路】導覽活動 http://qingtian76.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