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台北老城門

常有人會用台北城來稱呼台北市,但是台北城真的等於台北市嗎?為什麼清朝廷會在外海的這個小島上建城呢?

清同治13年(1874)台灣南部發生了牡丹社事件,清朝廷感受到日本人野心勃勃,開始意識到台灣戰略地位重要,福建巡撫沈葆楨上奏朝廷於台北建一府三縣,光緒5年(1879)台北正式開府,5年後台北城完工。

台北府城的壽命很短,不過他是中國最後一個依傳統風水興建的城池,城外是繁華的商業區,約略是在艋舺和大稻埕中間;
城內設台灣巡撫衙門、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台北府衙門等各級官署,並建文廟、武廟、城隍廟及天后宮,台北城正式成為台灣的政治與宗教中心,到現在城中區仍為重要的政經中樞。

( 台北城其實超小的! 所以"飛龍在天"都演錯了啦! XD )


130年前建的台北城有五座城門,現存四座─北門、南門、小南門、東門,日治時期,日人進行市區改正計畫,拆除台北城城牆以外,同時計畫將西門一帶寬闊土地改為日人主要活動地,所以同時將西門一併拆除。

( 西門被拆了真是太可惜,要是他還在西門町的風景一定很不同... )


北門是台北府城正門,又稱「承恩門」,門朝向北京方向,承恩二字有「承接天恩」之意,清朝廷派駐臺灣官員與日本殖民台灣官員皆由承恩門入台北城,有別於一般平民由南門入城之俗。北門是五大城門中唯一保存原貌的一座,這座國定古蹟同時亦是世界僅存的閩南式碉堡城門。

大南門另稱「麗正門」,是台北城最大的城門,通往景美、深坑一帶,也是一般人民進出最常使用的城門。

小南門另稱「重熙門」,取其「盛世興隆,光輝普照」之意,
相傳為板橋富賈林本源家族為了避開艋舺的泉州勢力,方便出入台北府城所捐建。

居城東的「景福門」即東門,主要通往松山與基隆方向,為五門中石作最為精緻的一座,和北門相似是重視防衛功能的碉堡式城門。

兩座南門及東門原為紅瓦城樓的閩南式風格,但在1966年台北市政府將此三門改建為北方綠琉璃瓦宮殿式建築,130年前的原貌已不復見。

城門原貌 ( 非常古色古香啊~ )
                (相片出處列於文末)


城門現貌 ( 這些門是去韓國整型回來嗎?! )

 (相片出處列於文末)


已被日人拆除的西門可通往商業興旺的艋舺,是五個城門裡最華麗的一座,商人為取「寶物成就」好彩頭故又稱西門「寶成門」。為紀念此門,在西門捷運站附近除設有「寶成門舊址石碑」之外,並有以西門為藍圖設計的城門造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

( 西門印象實在不及原本城門的雄偉華麗.... )

   (相片出處列於文末)

日本殖民政府藉由兩次的市區改正計畫拆除台北城城牆及西門,並依舊城牆基石為準興建台北環城道路,即今日的忠孝西路(北)、中山南路(東)、中華路(西)、愛國西路(南),台灣總督府仿造歐洲都市規劃範例,馬路以綠色植物作分隔島兩座,將道路分為三塊,故有三線道之稱,沿線多仿西洋式建築,極富異國情調,曾有「東方小巴黎」之稱,而三線道亦成情侶約會聖地,鄧麗君、風飛飛、蔡琴等許多歌手皆曾經翻唱的30年代知名民謠《月夜愁》歌詞中便有出現三線路一詞。

( 經過三線路的時候聽聽歌感受清風拂面也很不錯~ )

(相片出處列於文末)

( 黑膠就是有FU啊! )


月夜愁 (1933)
作詞:周添旺 作曲:鄧雨賢

月色照在 三線路 
風吹微微 等待的人 那未來
心內真可疑 想抹出 彼個人 
啊~ 怨嘆月暝
敢是註定 無緣份 
所愛的伊 因何乎伊 放抹離
夢中來相見 斷腸詩 唱抹止 
啊~ 憂愁月暝
更深無伴 獨相思 
秋蟬哀啼 月光所照 的樹影
加添我傷悲 心頭酸 目屎滴 
啊~ 無聊月暝 怨嘆月暝
憂愁月暝 無聊月暝



*相片來源:

1.北門舊照:LIFE Magazine

2.小南門舊照: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3.東門舊照:"台北東門" 由 Original uploader was Aco at zh.wikipedia - 老明信片 ; Transferred from zh.wikipedia; transferred to Commons by Pbdragonwang using CommonsHelper.。 使用 维基共享资源 公共領域條款授權。

4.南門舊照:"台北南門" 由 國家文化資料庫。 使用 Wikipedia合理使用 條款授權。

5.南門:"South Gate of Taipei City 20100731a" 由 玄史生 提供。 使用 维基共享资源 的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條款授權。

6.西門舊照:"台北西門" 由 Original uploader was Aco at zh.wikipedia - 老明信片 ;Transferred from zh.wikipedia; transferred to Commons by Pbdragonwang using CommonsHelper.。 使用 维基共享资源 公共領域 條款授權。

7.三線路舊照:"日治時期台北三線路" 由 台灣日本時代舊照片。 使用 维基共享资源 公共領域 條款授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