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三個挑選小訣竅,讓你第一次買魚就上手

小時候大人都說多吃魚會變聰明、眼睛會明亮
魚肉的確含有許多人體生長需要的養分
可以幫助小朋友發育成長
魚類富有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鈣和維生素
可以幫助我們保健視力、降低三酸甘油酯、增進骨骼強壯
並維持正常的骨質密度
這麼多的好處,怎能不多吃點兒呢?




不過對於微媽寶的哇莎比來說
要挑選一尾新鮮的魚帶回家
真的是件艱難的任務

但是跟著大雄師傅上了一回魚市場
哇莎比得到三個讓我第一次買魚就上手的小訣竅
有了這三點,下回去市場就可以展現一下絕活兒了~嘿嘿

1.眼睛亮:魚眼一定要亮晶晶,而且沒有血絲

2.魚鰓紅:魚鰓呈鮮紅色,如果擔心不肖魚商加工染色,可以將手指伸進魚鰓跟魚肉連結處摸一下,然後聞一聞有沒有腐敗味

3.肉質Q:用手指按一下(請千萬不要大力用戳的喔!),感受一下肉質要硬,而且有彈性才是新鮮的魚

師傅特別提到近排非常適合吃尖梭跟馬頭魚
這兩種魚烤著吃超級讚!
師傅強調選馬頭魚的時候
一定要用手按一下
肉越硬的馬頭魚越新鮮,烤起來越好吃...流口水啊~~~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台灣近代史的見證-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這一棟超過80歲的市定古蹟,從日治時期作為教育成果展以及美術展展示廳的台灣教育會館,是全台灣第一座藝文展覽館。國民政府時代成為台灣省參議會集會場所,再接著成為美國在台新聞處與美國文化中心,直至現在成為二二八家紀念館,她的經歷就是台灣的近代歷史,見證不同時代。



台灣教育會館是一棟中央三層,左右翼兩層的磚造西洋式建築,門框及女兒牆搭配幾何紋圖形,外觀穩重低調,外牆貼上當時常見的十三溝面磚(國防磚),不反光且利排水。一走進大門,白色的樓梯與一扇扇的長窗非常吸睛,搭配大型水晶燈抬頭向上望是一幅很西洋風的優雅景觀,上到二樓,主要是展覽用的陳列室,三樓則是會議室。





十三溝面磚在台灣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像是台灣大學、師範大學還有近來很受到矚目的剝皮寮老街區等地,李乾朗老師在《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說到:「十三溝面磚是一種在1920年代末由北投窯廠所生產的陶質面磚,釉色有褐色、綠色、橄欖綠等多種,當時國防色盛行,為避免反光,乃在表面作成凹凸摺線,約有十三道溝痕,故名。另也有七溝、九溝之製品….也有故意作成高低不平的質感,其作用相同。」

(靠近算一下真的有十三凸十二凹喔!)

2011年2月28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正式開館營運,邁入二二八事件以來的新里程碑。館內一樓有影片放映室定時播放與二二八事件及紀念館沿革相關的影片,走累了剛好可以坐下來觀賞影片也歇歇腳,但千萬留心別因為椅子太舒服而睡著了喔!

(播放影片時暗暗的放映室裡空調溫度剛剛好,哇莎比真的蠻想在這裡睡一下的... XD )


二樓則設有主題展區及常態展區,訴說著這段傷痛的歷史…



出門在外,能有間舒適寬敞而且乾淨的洗手間,真的會讓人很安心放鬆!館內的洗手間明亮乾淨可是優等級的! 門外還有提供飲水機及休憩的沙發座位區,又是一個貼心的設計,而柔軟的沙發著實也是讓哇莎比我坐下去就不想站起來了呢!

(這是女廁,感覺男廁更大間,更優雅漂亮,可惜我不方便進去啊!)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官方網站

維基百科用文字告訴你什麼是二二八事件

台灣吧用動畫告訴你什麼是二二八事件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電話:02-2332-6228
開放時間:二-日,10:00-17:00 (週一及例假日隔天休館)
廁所推薦度:★★★★★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酸甜舊滋味公園號酸梅湯

可不要小看這一杯不起眼的老牌公園號的酸梅湯,光復初期從中國撤退到台灣的老兵,在當時最熱鬧的新公園(二二八公園)旁擺個小攤,開始賣起北京宮廷內的養生配方,後來輾轉移到公園對面的三角窗店面,營業至今已超過一甲子!



始終遵循最初古法熬製,沒有人工添加物,爽口清香、酸甜不膩,對老台北人來說,當年不管是學生郊遊、朋友同聚會、全家大小玩耍,或雙雙對對去約會,逛完公園就一定要到公園號喝一杯透心涼的酸梅湯。



公園號除了有老滋味的酸梅湯外,還有圓滾滾的中空燒餅以及懷舊古早味的冰淇淋。



熱熱的白砂糖餅,中空的內層鋪滿閃閃發亮薄薄的沙糖,酥脆的餅有滿滿芝麻香氣和滋味純粹的白沙糖,兩者對味不膩。

冰淇淋不若坊間的進口店有五花八門不同款,這裡數十年來都只有三種口味—大紅豆、葡萄乾牛奶和芋頭,三色冰淇淋可以吃到食材的原味,口感綿密但卻不甜膩,有點像是台灣人兒時最愛「叭噗」的滋味,在台北已不容易找到的記憶。

外帶一杯酸梅湯、一個白沙糖餅、一杯三色冰淇淋,走到公園內樹蔭下,暖陽輕風拂面,美食在手,這是幸運的台北人能一直保有的老味道。


二二八公園和充滿歷史感的公園號還曾經成為光良《約定》MV裡回憶過去戀情的場景呦!


光場相片Part IV:萬新鐵路舊相片

使用光場相機可以先拍照再對焦
滑鼠在相片上滑來滑去感覺相片好有立體感
而且在數位相片上任何地方點一下就會對焦在那個地方
滑鼠滾輪還可以控制相片Zoom in 跟 Zoom out



萬新鐵路(1921-1965)就是現在的汀洲路
與羅斯福路上的捷運綠線平行
和現在的捷運相同,他曾經是很重要的一條運輸線
但差別在萬新鐵路既載人也運貨

在野草的小火車旁邊
有幾張萬新鐵路的老照片
可以看到水源地站(現公館站)有許多學生在等車
還有假日大家坐著火車到碧潭去遊玩
進到野草不妨到小火車那兒看看喔~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藏有全世界各國郵票的郵政博物館



人手一支手機的數位年代,到郵筒前投一封信的事情已少有人做但在早期資訊不發達的年代一張張的郵票就是Wifi把人們的訊息與感情傳達出去或許速度緩慢,但就是比那看不見的網路多了點人味兒而且絕不會給你"已讀不回"的極度焦慮感

看似簡單、寄信才會用到的小小郵票其實有著豐富的發展歷程想知道世界最貴的郵票市價多少嗎?想看看1878年清朝就已發行的第一套郵票樣貌嗎?還有想像不到金光閃閃的金箔郵票!

(中國第一套郵票:海關一次雲龍郵票,三張一組共三色,現場可以看得到本尊喔!)


郵票上印著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風土民情如果你不想閱讀大量的文字來認識一個國家那麼就走一趟郵政博物館吧! 讓世界各國的郵票來跟你說他們國家的故事

(現場可以找到很多國家的郵票,多到眼花撩亂,就給他隨機選了一個國家)


(哇莎比承認...選了小丸子郵票是私心,是不是超級可愛 (*ˇωˇ*人)


郵政博物館是一整棟大樓,不同樓層各有主題展區只要台幣五塊錢就能一次飽覽四個樓層入場票券就是一張明信片,參觀過程中可以蓋滿特色紀念章歡迎到郵政博物館來緬懷抑或認識一下那個逝去的年代吧!



台灣的郵務士使命必達,印象深植人心就算沒有清楚書寫地址的不可能任務也能將信件親手交到收件人的手上這樣的郵務精神,肯定是世界一絕!



開放參觀樓層:

6樓主題郵展:每年有10~15次不同主題之郵展與特展

5樓郵票世界:有來自一百多國共8萬多郵票,內容豐富具可看性

4樓兒童郵園:分成17個展示,可了解各類郵政服務與郵件作業流程,並可進行體驗

2樓及3樓郵政歷史:可了解中國古老郵驛演變、台灣早期郵政概況,以及不同時期的郵政政策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2段45號
電話:02-2394-5185#852
開放時間:二-日,9:00-17:00
廁所推薦度:★★★★

警察局變身小劇場

台北市的牯嶺街並不寬也不長但因楊德昌1991年改編自真實案例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成為聲名大噪的一條街

這街上逾百年的牯嶺街小劇場,於1906年建造屬於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從日治時期就是憲兵分隊所戰後成為台北市警察局第七分局之後再改名為古亭分局與中正二分局

(哇莎比拍攝點報你知:登上對面的郵政博物館就可以鳥瞰小劇場囉~)


1995年分局遷走後一樓劇場後方仍保留三間拘留室1996年後被規劃為藝文劇場由台北市政府新聞處管理後委託民間藝文團隊經營管理2001年正式易名為「牯嶺街小劇場」為全台唯一定位為前衛劇場之表演場所也是國家兩廳院的售票領票處之一2014年由台北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大門上那個紅紅的燈,真是好有舊時派出所的Fu~)


線上逛逛牯嶺街:

1. 牯嶺街小劇場最新的表演活動

2. 牯嶺街的舊書攤

4.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  (每年11月最後一個週末,為期兩日)

5. 牯嶺街真實的建中學生殺人事件簿    
    文 / 管仁建
文中提及的「台北市警局第七分局」即現在的牯嶺街小劇場;案中重要的一處地點「美國新聞處」為現在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電話:02-2391-9393
開放時間:二-日,10:00-22:00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國立臺灣博物館的恐龍與蒸汽火車騰雲號

日治時期興建,成立超過100年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博物館,從初始到今,都是以自然科學為主要展出方向。博物館主建築原本是日本政府為了紀念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整體外觀是希臘神廟式樣,巨大的立柱與華麗的裝飾,搭配羅馬圓頂,營造出莊嚴神聖的意象。館內的中央大廳是整棟建築最精緻處,四周環繞三十二根圓柱,柱頭的裝飾與天花板的彩繪玻璃天窗美輪美奐,一進到大廳便覺得氣氛優雅高貴。






本館斜對面是台灣博物館的土地銀行分館,日治時期原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改名為臺灣土地銀行,銀行主採鋼筋水泥構造,外觀感覺厚重,製造銀行穩固宏偉之感,結合日式傳統與埃及見族風格,外牆上裝飾有古埃及和馬雅的裝飾花樣,極具異國風味。目前館內除有銀行史室與古蹟修復室展出銀行史蹟外,並有恐龍古生物相關的「生命史詩-與演化共舞」常設展。木村拓哉主演的日劇「華麗一族」中出現的「阪神銀行」即是在此館拍攝,挑高的格局極能呈現銀行大氣。


(土銀展示館裡可以拿到仿製的存簿,快試試看用補摺機會打出什麼文字來?)


(好多好多又好多的恐龍啊!)


(有沒有像是來到恐龍公園一般,大人小孩都會發現處處驚喜 ^^ )



二二八公園內有許多隸屬於臺灣博物館的戶外展區,離本館最遠的一個展示區停放了兩具火車頭,一台是清治時期,劉銘傳建設臺灣鐵路時,向德國購買的全臺灣第一台蒸汽火車頭「騰雲號」,也是目前世界僅存的同型三輛蒸汽火車頭裡保存最完善的一部;另一台則為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引進1871年英國出廠的中古火車頭「臺鐵九號」,運抵臺灣前已在日本服役多年,是臺灣生產年代最久的火車頭,也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鐵路火車之一。

在火車頭展示區旁邊,每天早上7:00-晚上8:00,每十分鐘就會自動播放相關解說並搭配蒸汽火車鳴笛與運轉的聲音,讓大家想像一下過去的鐵道風華。




國立臺灣博物館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二二八公園內)
電話:02-2382-2566
開館時間:二-日,9:30-17:00
廁所推薦度:★★★★★

官方網站: 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分館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台博館本館斜對面)
電話:02-2314-2699
開館時間:二-日,9:30-17:00
廁所推薦度:★★★★




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風華絕代的明星咖啡

要言簡意賅地介紹明星咖啡實在非常困難,因為老咖啡館蘊藏著太多的故事,是老台北記憶裡很重要的一個篇章,很難一下子說清楚。




100年前,一位白俄羅斯人在上海的霞飛路七號開了第一間「明星咖啡館」,為的是讓同鄉們懷念家鄉味;1949年與國民政府一同來台的白俄羅斯人George Elsner與18歲的簡錦錐結成忘年之交,同樣為了家鄉的味道,五個俄羅斯人與年紀小他們三輪的大男孩合作,在台北的武昌街一段七號開設「明星西點麵包廠」和「明星咖啡館」。

看年代新聞介紹明星咖啡




明星的俄式風味除了吸引台北人來嚐鮮,不少的國外使節、達官貴人也紛紛來到這裡等待剛出爐的俄式麵包與西點,連當時俄籍的蔣經國總統夫人蔣方良女士也常與家人到這裡來找尋遠在他方的滋味,尤其是夫人每回必吃的俄國皇室御用點心「俄羅斯軟糖」,香甜綿軟的獨特口感,到現在都是明星的人氣商品。

看東森新聞介紹俄羅斯軟糖
( 經國先生喜愛的鹹乳酪蛋糕與方良女士喜愛的俄羅斯軟糖,都超好吃的  (*´∀`)~♥ )



咖啡館的異國風味也吸引了許多藝文人士到訪,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故事當屬「詩人的8顆方糖」,詩人周夢蝶在明星的騎樓下擺了個小書攤,小攤的收入有限且不穩定,簡老闆伸出援手幫助餓昏倒的周先生,但詩人堅持要自己付費,可錢只夠買一杯咖啡,因而每次必定在咖啡裡加入8顆方糖以增加飽足感。詩人的小書攤擺了逾20年,許多年輕作家們會在樓下與他聊聊天,再買本書上樓閱讀、寫作並喝杯咖啡吹冷氣,三毛、黃春明、林懷民、白先勇、季季等人常是座上客,《現代文學》、《創世紀》、《文學季刊》也都曾在這裡開編輯會議,明星咖啡館儼然就是台灣近代的文學地標。

(方良女士每次必點的俄羅斯魚凍,店家細心的提醒這道可是涼菜喔!)



明星開業了40年之後,因大環境的變遷宣布暫時歇業三年,但這一熄燈就停了五個三年,2003年因為失火又喚起了大家對她的記憶,帶來了重生的機會,明星咖啡終於又回來了。過去算得上新潮流行的咖啡館,現在變成台北人復古懷舊的去處,在台灣依然少見的俄國風味仍能吸引不少新世代或觀光客光臨,明星的咖啡、招牌的羅宋湯、俄羅斯魚凍、俄羅斯軟糖、鹹乳酪蛋糕與加入甜香果醬的俄式紅茶等餐點,讓老一輩找回舊回憶,年輕一代發現新滋味。

(加入果醬調味的俄羅斯紅茶配一塊水果蛋糕,好有懷舊異國風情 ε٩(๑> ₃ <)۶з  )



地址:台北市武昌街一段7號
電話:02-2381-5589
營業時間:10:00-22:00
廁所推薦度:★★★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台灣省城隍廟:你也來了

我們在戲劇裡常看到懲惡獎善的城隍爺,是城池的守護神、冥界的地方官,就好比我們陽間的縣令,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資格設城隍廟,必須要是縣以上的城市才會有官設城隍廟。





清朝台北建府,城內設有文武廟、聖王廟、天后宮及城隍廟,當時的台北府城隍廟在延平南路、漢口街一帶。




(現址目前只剩下一塊紀念碑了,人來人往大馬路邊容易被忽略....)



日治時期統台灣的台灣總督府以市區改正為由,將城內幾座中國式建築的廟宇拆除,包含此座台北府城隍廟,信眾將主神請至松山供奉。二次戰後,日人撤離,由國民政府執政,居住於城中區地方人士集資,在武昌街縣現址重新建廟迎回城隍爺,但當時已無台北府,台灣最大的行政單位是台灣省,因而城隍爺也升級為省城隍。由清朝建廟開始計算,經歷改朝換代,台灣省城隍廟已超過130年。

一進廟門許多城隍廟會有一個頗有氣勢「爾(你)來了」或「你也來了」的大牌匾,告誡信眾人一生歷經生老病死,無論成就高低、富貴與否,最後總要找城隍爺報到,在那裏計算一生功過,提醒世人棄惡行善。

( 超級有氣勢的牌匾! )



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布政使司衙門-台北公會堂-中山堂

清朝廷於台北建省,設置台灣布政使司官職在西門內建布政使司衙門,是全台灣最高的行政機關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廳舍(現總統府)尚未建成前曾為台灣總督府臨時辦公場所



台灣總督府為紀念昭和天皇登基,計畫於布政使司籌防局前廣場興建「台北公會堂」將部分建築移至台北植物園內,其餘建築及台灣巡撫衙門則全數拆除



「台北公會堂」由井手薰規劃興建,以劇場形式設計大廳是全台灣第一棟用來舉辦集會活動的公共建築雖然台灣其他大都市亦有設公會堂,但是台北市擁有最大的一座規模與場地設備在當時僅次於東京、大阪及名古屋,排名第四大公會堂



1945年日本戰敗,受降典禮即在公會堂二樓舉行國民政府遷台後改名為「中山堂」成為招開國民大會及接待外賓主要場所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中華民國第二至五任政府總統就職典禮皆在此舉辦美國總通尼克森及南韓總統李承晚等國家元首皆曾造訪此處

(樓梯也成為整體外觀設計的一部分)


「中山堂」現為市定古蹟,仍為台北演藝界重要表演場所,同時也是國家兩廳院售票點之一。

(中山堂當然要有中山像,不過好像鴿子最能感受這雕像的好 ╮(╯∀╰)╭  )


地址:臺北市延平南路98號
電話:02-2381-3137
開放時間:9:30-21:30
廁所推薦度:★★★★★

日本茶屋賣咖啡--台北星巴克重慶門市

台北星巴克的重慶門市是一棟日治時期留下來的老建築有著羅馬式的迴行拱廊以及白色的拱形門窗內部的牆面上掛著從清光緒年間至今的相片藝術及歷史文化氛圍吸引許多人到這裡來小坐片刻但其實搭建這棟西洋風味十足的洋房主人大有來頭。





很多人聽過在日本以抹茶聞名,開業超過150年的京都祇園辻利茶屋但很少人知道115年前由三好德三郎開設的第一間茶舖是在台北也就是現在的星巴克重慶門市所在地當時的辻利茶舖除了販售日本玉露茶、山茶之外,尚有烏龍茶及紅茶等
種類多元品質精良,號稱是皇家指定用茶,並曾參加世界各地各個博覽會獲獎無數在現在京都祇園辻利的網站上還能看到1899年在台北開店的這段歷史  祇園辻利のこと


(相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三好家族戰後返回日本,但仍承襲父執輩家業在京都經營祇園辻利與茶寮都路里已年屆八十的第三代三好通弘先生,2013年曾受中央研究院之邀,回台再訪辻利茶舖雖然先人已遠,販售的茶葉亦已被咖啡取代,但幸好這棟他兒時生長的老建築仍在。

看更多辻利茶屋故事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三好德三郎文書-跨時代的情感與記憶流轉


地址: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04號
電話:02-2371-3336
營業時間:一-日 7:30-22:30

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歐風店鋪--撫台街洋樓

清朝建省時,在現在的延平南路和武昌街口建巡撫衙門日本人進行街區改正時便將這一帶的街廓定名為撫臺街因此位在延平南路上的這棟石頭厝便被稱為撫台街洋樓



撫台街洋樓非官方建築而是目前台北城內僅存的獨棟歐風店鋪石木混合構造非常特別,外頭看是以石頭搭建,但內部卻可看到大量木結構房子不大但是造型精緻典雅,裝飾簡潔,一樓是適應台灣多雨氣候所建造的石造騎樓還有受歐陸古典風格影響所設計的陡斜屋頂、老虎窗都讓這一棟百年古蹟更顯獨特

(抬頭看到屋頂的木樑與木窗,完全感覺不出在石頭屋裡)


( 哇莎比想像在這兒托腮憑窗望...是不是很有文藝青年fu~ XD )


這間居民暱稱為石頭厝的舊洋樓日治時期的創建者是高石忠慥的土木承包商「高石商會」接著是販售中國及日本進口酒、菸草、酒品製造機械及滅火器等的「佐土原商會」戰後則成為的「人民導報」報社跟「天立水電行」後再轉為國防部眷屬宿舍,百年來歷經多次轉手於1997年指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2000年經一場祝融之災,在修復過後現由文史單位進駐,成為台北市的藝文空間。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電話:02-2314-8080
開放時間:週一~週六,10:00-18:00(最後入館時間 17:45)
廁所推薦度:★★★★

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不停轉換身份的西門紅樓

日治時期,台北城外的大稻埕及艋舺已是成熟商業街市,日人來台後規劃西門一帶空地讓日人居住,為因應其生活所需而開發新市場,西門市場亦稱新起街市場,是第一座官方市場,1908年落成後也一直是日人主要消費市場

西門紅樓是由擅長西洋建築風格的日本建築師近藤十郎所設計,近藤年輕大膽而有創意,幫這座市場建構了一個八卦造型入口,取其有八方雲集之意,並以十字架造型為市場主體,如今普遍稱為八角樓和十字樓

(假日的北廣場市集吸引非常多本地年輕人與觀光客)



完工至今逾百年,西門紅樓從市場變成劇場,再轉為電影院,1997年政府公告為三級古蹟,電影院隨之歇業,直至2002年才有團隊進駐經營,這棟紅磚建築隨著時代不停變遷,見證了西門町的繁華、沒落與再起。

紅樓內現有歷史展區、劇場、精品小店和展演場館,館外北廣場每逢假日便集結數多設計師成為文創市集,而南廣場則是露天咖啡吧,風格多樣且成為亞洲著名同志色彩濃厚聚集之處,西門紅樓已成為西門町的重要地標。

(展場裡的復古佈置讓人忍不住拿起手機不停一直拍一直拍啊~)


(南廣場的露天咖啡座要到傍晚後才會熱鬧起來,看看這毒辣的太陽也知道為什麼了!)


近幾年西門町又再成為新潮流文化與年輕一代的新寵,走在街道上,也不時看到外國觀光客身影,2010年起開始舉辦「西門町後街文化祭」,將創意與在地文化展現的更加豐富,逐年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從過去幾年來街區不斷竄出的旅店,不論是新建或改建,又或是外表拉皮而煥然一新的建築,一再地顯示台北市西區繁榮的復甦,活力與創意處處可見

西門紅樓官方網站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10號(西門捷運站1號出口)
電話:02-23119380
週二至週日11:00-21:30
週五、週六延長至22:00(週一休館)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挑高莊重的台北郵局



講到郵局,大部分的人會馬上想到綠色的建築與冷冰冰的櫃檯
但是身為古蹟的台北郵局卻不是這樣

日治時期,由於鐵路網的建立,火車站的地位日趨重要而郵件運送需要利用火車原來設在北門城內,木造的「台北郵便電信局」不小心被大火燒毀所以便重新蓋了現在的台北郵局(又稱北門郵局)

(近一點看這牆面,不敢相信他是一間郵局!)


這棟已經服務超過80年的老郵局是由栗山俊一所設計,台灣總督官房營繕課建造雖然是現代的鋼骨結構,但是裝飾簡單、線條簡潔,頗具古典色彩挑高的大廳,精緻的天花板及優雅的柱頭,呈現莊重的氣息。



(哇莎比私心喜愛這柱頭,真是好美啊~)


台北郵局的營業時間比一般郵局都長除了週一至週五提供夜間郵務服務之外連週末兩天也可以去寄信和包裹喔!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114號 
郵務:02-2361-5752


【哇莎比的私風景】
如果你準備好明信片或是小冊子,入內到集郵處買郵票貼上就可以蓋古蹟風景戳章,非常有紀念價值喔!